写史其七——中国学子

 

  高考的硝烟落下了帷幕,照例是有人欢喜有人愁。现在的高校门槛基本上都降得很低了,而且各大院校都在扩招,不比我们千军万马过独木桥那年代。虽然如此,同学之间家长之间还是会互相比较的,比谁的分数高,比谁考上的学校名气大…。

  拿运动员来做个引子,成功了,拿冠军拿第一了,上各大媒体的头条;广告商踏破门槛;代言费翻几番;四周都是溢美之词。淘汰出局了,媒体报道草草了事,一片惋惜之声。诚然,在竞技场上作为一名运动员,他应该有拿冠军的决心,拿第二就是失败的决心。但对于一个学子,就不能有这样的苛刻了。

  家长之间的攀比心理给子女巨大的压力:你瞧XX家的小孩考了多少多少分,XX家小孩又拿了什么什么奖项……,这种虚荣是要不得的。我想,很多同龄人都跟我有过相似的境遇。所以每次看到学生因成绩不理想而被家长被老师责骂体罚的新闻时都不免心有戚戚,兔死狐悲吧。

  于是在中国,一到高考、国考这样重大的应试场合,学子们就有毕其功于一役、背水一战的决心,这样一颗无奈的决心。我一直认为,不管是成才还是成功,都不是靠这些个试题一步抵达的,分数能证明的东西实在太有限。

  在隐忍中期待,在期待中隐忍,这成为许多中国学子的心态,由于过程太过煎熬太过灼热,对一朝成名的企盼也就显得格外迫切。“十年寒窗无人问,一朝成名天下知”,一旦得势,或靠实力或侥幸,那种翻身感随时会淹没固有的生态,让人产生一种畸形的心理。好似骤然脱缰的野马;好似松了紧箍的美猴王——干劲锐减,生活上务求奢靡,倒行逆施以补偿从前的失落和压抑。像范进那样,中举前后双重失态。

范进中举

范进中举

  在笑贫不笑娼的社会,考上了、发财了、做大官了,锦上添花的人趋之若鹜;你要啥都没有,更多的人会冷眼相待,甚至落井下石。如果没有足够的素养,很容易背上沉重的包袱,进而走上偏激的道路。www.lishaowen.net

  战国时期苏秦游说列国无果,穷困潦倒回到家时,父母对他辱骂;妻子不肯相见;饿了向大嫂求一顿饭,大嫂以无柴为炊搪塞。苏秦感慨流泪:“一身贫贱,妻不以我为夫,嫂不以我为叔,母不以我为子,皆我之罪也!”,于是发奋攻读姜太公所著《阴符》,困倦欲睡时引锥刺股,血流至足。等到苏秦配六国相印,高头大马衣锦还乡时,苏秦老母扶杖旁观,啧啧惊叹;二弟及妻嫂侧目不敢仰视,俯伏郊迎;苏秦在车上笑着问其嫂:“嫂向不为我炊,今又何恭之过也?”嫂回答:“见季子位高而金多,不容不敬畏耳!”前倨后恭的典故即出自于此。

引锥刺股

引锥刺股

  社会结构就是一金字塔,越往上数量越少,相反,为你垫底的人则越多。所以古人说:“劝君莫话封侯事,一将功成万骨枯”,到了现代难道不是这样么?成功、幸福是需要有人垫底的。你想往上爬,必须踩着别人的肩膀,同时,来自底层仇视心理也在积累。而那些一辈子被人踩着肩膀的人,大概就是社会的最底层了吧。

  在学校,应试教育以分数衡量一切,所以步入社会后同样以成绩以物质标准来衡量一切,这种观念经过长年的传代和沉淀,形成了现在功利至上的风气。从而忽略了人格的培养、忽略了价值观的树立。

  “且以真伪衡人品,莫以成败论英雄”;多考虑世间的是非善恶,努力减轻对成败的焦虑和过度敏感,这是社会亟需的一支藿香正气水。假设以后自己有了小孩,我会给他灌输另一种与应试与分数没有丝毫瓜葛的教育,一种最与虚荣与功利无关的纯净的人格教育,会的…。

欢迎转载,请注明转自:李少文的个人博客
本文链接: 写史其七——中国学子

更多